2021年11月份消防远程监控工作
● 报警情况统计
2021年11月份,中心共接收到火灾报警信息44244条,平均日接警量1475条。核实并上传火警信息共计2883条,其中报警未处理1973次,报警处理超时809次,误操作100次,火情1起。与上个月相比,核实并上传火警总数增加4.61%,报警未处理增加4.0%,报警处理超时增加9.03% ,误操作减少12.28%。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心接收报警总数及中心报警核实数较上月呈攀升趋势,联网单位对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误操作数有下降趋势,一方面体现出中心对值班接警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20余年来致力于优化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值班接警工作人员自身专业修养素质。另一方面中心专业技术团队为联网单位提供一对一技术服务,耐心细致的讲解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操作培训,在联网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鼎力配合下,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 火灾监控情况
2021年11月份共监控到联网单位火情1起,具体情况如下:
817#联网单位火情 2021年11月15日9时48分09秒中心收到817#联网单位上传首条“自动火警无人”报警信息,期间,中心分别多次联系单位不同人员,均未能与单位取得联系。直至09时52分49秒,中心与单位人员取得联系后,对方回复称巡逻人员发现11楼在冒烟,正在进一步核查。中心再次要求单位将核实结果尽快反馈中心。
09时59分45秒,中心再次致电单位人员了解情况,对方回复称11楼有焦糊味,目前原因不详,仍在排查中,10时12分17秒,单位人员回电称核实情况为2楼装修过程中,使用电焊作业迸发的火花引燃旁边易燃物导致冒烟,现场无明火。
10时29分,中心技术人员到达单位现场,了解到的情况与单位人员回复基本一致。因烟雾较大,触发多楼层探测器报警,故中心收到单位连续探测器报警信息。
本次火情在多次联系联网单位未果的情况下,中心始终秉承“不漏接一次警情、不放过一起火灾”的原则,认真、严谨地为单位站好每一班岗,及时向单位通报中心接警情况,联网单位在获悉中心信息提醒后立即响应,迅速调派人员前往现场,经过现场仔细排查,所幸无明火,在未出动119消防救援力量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合理有序地进行科学处置。
● 消防政策法规
新国标GB/T 40248-202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摘要
应急管理部2021年5月21日发布《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T 40248-2021,2021年12月1日实施。
为切实吸取火灾事故教训,规范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可以通过采用本标准,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实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标。
《标准》3.3条明确了人员密集场所,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标准》3.2条明确了公众聚集场所,指面对公众开放,具有商业经营性质的室内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标准》3.1条明确了公共娱乐场所,指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体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体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以上分别对公共娱乐场所,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作出明确定义,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公共娱乐场所,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被表述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具体包括内容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9条文说明:本规范所指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为歌厅、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 OK 厅和具有卡拉 OK 功能的餐厅或包房、各类游艺厅、桑拿浴室的休息室和具有桑拿服务功能的客房、网吧等场所,不包括电影院和剧场的观众厅。其二,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国家标准管理组回复(建规字【2019】1号):足疗店消防设计应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处理。综上总结出:人员密集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标准》中明确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应以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为目标,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能力。应结合本场所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自行开展或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并宜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产品和方法,保证建筑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应由人员密集场所产权方或者委托统一管理单位管理。
在消防消防宣传与培训中,明确对公众开放的人员密集场所,应通过张贴图画、发放消防刊物、播放视频、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落实教材、课时、师资、场地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教育活动。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每名员工的消防培训,对新上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
在消防设施管理中,明确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或准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运行。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室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应具备各楼层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完整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资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
严禁对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的喇叭、蜂鸣器等声光报警器件进行遮蔽、堵塞、断线、旁路等操作,保证警示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的人员密集场所,宜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传输火灾报警和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
在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措施中,明确了除国家标准规定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之外,其他人员密集场所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宜具备无线联网和远程监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