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13时42分25,中心收到325#联网单位上传“自动火警无人”报警信息,13时42分58秒,中心联系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通报警情,要求单位尽快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核查,及时将核查结果反馈中心。对方当即回复:地下室A区电表箱起火。中心通过倒查接警系统发现13时28分24秒,收到单位上传首条“解除报警”信息,之后,该单位同一区域上传多个点位报警信息,均为“解除报警”。
14时35分,中心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核实后反馈: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运行正常,本次火灾首警为中心13时28分24秒收到单位上传报警位置为“A区2车位温感58”的“解除报警”信息。
中心接警信息如下:
报警设备 |
报警类型 |
警情位置编码 |
报警位置 |
中心接警时间 |
传输装置 |
用户传输装置操作 |
校时返回成功 |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
2025/8/27 3:56:02 |
用户传输装置 |
用户传输装置操作 |
报名 |
|
2025/8/27 9:00:07 |
控制器 |
解除报警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2车位温感58 |
2025/8/27 13:28:24 |
控制器 |
解除报警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 |
2025/8/27 13:31:21 |
控制器 |
解除报警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 |
2025/8/27 13:33:45 |
控制器 |
自动火警无人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 |
2025/8/27 13:42:25 |
控制器 |
自动火警无人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2车位温感58 |
2025/8/27 13:42:26 |
控制器 |
自动火警无人 |
部位号-00000000 |
A区 |
2025/8/27 13:42:26 |
用户传输装置 |
用户传输装置操作 |
解除报警 |
|
2025/8/27 13:42:27 |
传输装置 |
用户传输装置操作 |
校时返回成功 |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
2025/8/27 15:56:03 |
从中心收到的报警信息来看,远程监控系统第一时间收到火灾位置探测器报警,但由于单位值班人员未按标准流程操作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擅自按下“清除(复位)”键,导致首条报警及火灾相关报警信息以“解除报警”信息上传至中心系统。如果单位在收到首条报警信息的第一时间,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尽快前往现场核查,本次火灾能够提早20余分钟被系统监控发现。所幸的是,本次火灾发生在白天,我们难以想象,如果它发生在大家都熟睡的夜晚,可能会带来怎样灾难性的后果。
本次案例不仅暴露出部分单位在消防安全操作流程上的疏漏,更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一套完善且能高效发挥作用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城市安全运转的重要性——它既是应对突发火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弥补人工操作失误、降低安全风险的关键支撑。
消防安全是城市运转的关键。本次火灾的妥善处置充分彰显了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作用与重大意义。
1、高效预警,抢占处置先机
系统如24小时“电子卫士”,实时监测联网单位消防设施。凭借先进技术,能捕捉细微异常信号,即便面对“解除报警”等复杂信息,也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同一区域高频反馈特征,锁定潜在风险区,大幅压缩火情发现时间,为灭火救援争取“黄金时间”。
2、无缝联动,畅通应急通道
火情处置中,系统搭建“中心——单位”高速信息桥。监测到报警信号后,中心可极速联系单位通报警情、下达指令,单位也能即时反馈现场情况。这种双向交互避免信息延误,让“中心调度——单位处置”流程顺畅,显著提升应急效率。
3、精准核验,筑牢信息防线
针对复杂报警信息,监控系统“回溯+核验”功能可破解判断难题。全程记录报警数据,通过倒查梳理事件脉络,明确首警源头;技术人员结合记录实地核验设备,确保信息真实,为火情处置与后续管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4、携手共进,共筑安全长城
对联网单位而言,系统是安全协同纽带,弥补人工管理局限,助力精准防护与高效处置。本次案例印证“中心+单位+系统”协同运作模式的显著成效。
未来,昆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将持续加大对系统的优化升级投入,不断引入前沿技术,拓展系统功能边界,为各联网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稳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也呼吁广大联网单位能够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巡检维护,定期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单位自身的火灾防控能力。让我们携手并肩,充分发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强大效能,共同编织一张严密、可靠的城市消防安全防护网,为守护昆明这座城市的安全稳定、保障各单位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