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份消防远程监控工作
● 报警情况统计
1、2024年二季度报警情况统计
2024年第二季度,中心共接收到火警信息64061条,平均日接警量704条。核实并上传火警信息共计1655条,其中报警未处理2917次,报警处理超时1607次,误操作137次,火灾3起。2024年第二季度报警信息中,“报警未处理”数量占核实并上传火警数的62.54%。与去年同期相比,核实并上传火警数增加3.39%,报警未处理增加2.82%,报警处理超时增加7.49%,误操作减少20.35%。
2024年4至6月份接收火警信息数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从“误操作”比例减少来看,中心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标准化操作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进行培训,效果初步显现,随着联网单位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了解和熟悉,单位值班人员对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操作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后续,中心将持续为联网单位提供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操作培训,协助单位更好地利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提升管理。
2、监控情况概述
截止2024年6月30日,中心联网用户共计1461家。正常监控用户1019家,正常监控率为67.75%,因为各类原因无法监控用户442家,其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故障、维修的188家,火灾报警控制器关机的18家,无人管理的36家,联网单位停业的51家,其他原因无法监控的149家。
● 二季度远程监控服务情况
2024年第二季度,中心派出技术人员到联网单位提供技术巡检服务543家,处理联网单位故障报修47家。中心接警席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拨打、接听联网单位电话18232通,日均200通,对联网单位进行报警信息测试1534次,其中报警测试正常585次,不正常949次。
在上述服务的基础上,中心为联网用户提供值班查岗、消防培训演练、火灾现场查勘等服务,通过对单位设备运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将远程监控情况、监控数据分析情况、日常监控服务、智慧消防物联系统情况、消防管家使用情况和工作建议六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在《消防远程监控报告》中,便于联网用户有针对性地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以人为本,技术立身,服务用户,共创未来”,这是远程监控中心二十余载不变的初心,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从细节抓服务,致力于为联网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下一步,中心将根据联网单位实际情况,结合联网单位需求,量身定制,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性发展特色化服务。
● 火灾监控情况
2024年第二季度共监控到联网单位火灾3起,具体情况如下:
102#联网单位火灾 2024年4月26日16时30分5秒,中心收到102#联网单位上传 “自动火警有人”报警信息,中心值班人员高度关注,16时33分41秒,单位上传“自动火警超时”报警信息,16时33分59秒,中心联系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通报中心接警情况,要求立即前往现场核查并反馈情况,对方表示正在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核查,核查结束会将情况反馈中心。16时36分40秒,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致电中心反馈核查结果:13楼人员抽烟导致垃圾桶着火,目前明火已被扑灭。
17时30分,中心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并反馈: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运行正常,中心16时30分5秒收到单位报警位置为“13层勇乾昆明办公区”的“自动火警有人”报警信息为本次火灾首警。
1408#联网单位火灾 2024年4月29日20时26分46秒,中心收到1408#联网单位上传首条“自动火警无人”报警信息,20时27分4秒,中心联系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通报中心接警情况,要求单位尽快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核查,及时将核查结果反馈中心。之后未得到单位人员反馈现场核实结果。
20时41分9秒,中心再次联系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求反馈核查结果,对方当即回复:经现场核实为B栋22层人员抽烟后将烟头扔到快递盒子上导致起火,目前明火已被扑灭。
次日10时40分,中心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并反馈: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运行正常,中心20时26分46秒收到单位报警位置为“B22楼梯间烟”的“自动火警无人”报警信息为本次火灾首警。
1344#联网单位火灾 2024年5月20日18时5分41秒,中心收到1344#联网单位上传首条“自动火警无人”报警信息,18时7分16秒,中心联系单位消防控制室,电话无人接听。18时7分31秒,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回电中心,中心立即向单位通报接警情况,对方当即反馈:4栋9楼一业主家中油烟机起火。中心要求单位立即按照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开展相关工作。
18时29分5秒,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再次回电中心反馈:4栋906室油烟机起火,目前明火已被扑灭。
本季度中心监控到的3起火灾分别为:吸烟导致起火和油烟机起火,均为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不慎导致,因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提前预警、智能判断的辅助下,得以将火情及时发现并在单位人员的配合下扑灭在初起阶段。时值季节交替,风干物燥,是火灾高发、多发季节,加之部分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随意用火、用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望各联网单位重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单位消防安全宣传,强化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中心将继续强化24小时值班接警制度,提高值班接警人员工作水平,加强核查力度,以专业的态度为联网用户提供优质的消防安全服务,全力协助联网单位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 中心工作动态
消防宣传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2024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昆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工作部署,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在安全培训环节,我中心的消防专家详细介绍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关键要点和逃生技巧,特别强调了火灾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流程。与会的企业代表们积极参与讨论,就如何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学习。
除了理论授课,还安排了灭火和疏散演练。超过845名企业员工参与了现场模拟火灾应急演练,演练内容涵盖了疏通“生命通道”、火场逃生、灭火器使用、紧急疏散等多个环节。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参与者们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还加深了对火灾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走进企业的畅通生命通道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未来,中心将继续与客户单位密切合作,开展更多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应急响应能力,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 消防信息动态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与充电器将实施强制3C认证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宣布,将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这一决定是继今年4月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获批后的又一重要举措。
从2024年10月15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将开始受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的CCC认证委托。按照相关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适用标准,认证工作将有序展开。为确保认证质量和降低企业负担,已有的合格评定结果将得到积极采信,以便利企业尽快获得CCC认证。
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必须经过CCC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方可在出厂、销售、进口或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一举措旨在提升产品安全性,减少因电池或充电器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
此前,国家围绕锂电池领域陆续发布了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今年4月底,《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的正式实施已被定于今年11月1日,该标准将有效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能,降低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率。
除了电动自行车,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等领域也将迎来类似的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信部对电动平衡车和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技术规范已于今年5月份通过专家组审查。同时,对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也正在修订中,预计将进一步规范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标准。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措施旨在提升锂电池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电动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今后,工信部还将持续加强对锂电池梯次利用、退役电池健康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监管工作,为行业提供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规范。
以上举措不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也将为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和安全元素,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安全的方向迈进。